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管理
一院多区想整体发展好,既要人财物统一管理,也要注重个性化延伸
导语:人事、运营、文化、信息统一管理,分院区加速发展的关键。
在今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现代医院管理能力建设与发展大会“公立医院多院区同质化管理论坛——暨‘我’和‘院长’面对面提质增效百城行武汉站”分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刘继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万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总会计师肖万超、光谷院区常务副院长祝伟、中法新城院区常务副院长祝文涛等多位领导和专家,围绕多院区一体化建设、学科建设、绩效激励、“国考”提升等内容开展探讨,为与会者们提供了精彩交流分享。
(会议现场一)
多院区一体化,携手统一高质量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刘继红,讲述了同济医院多院区一体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他说,同济医院的主院区存在环境拥挤、看病难、发展空间不足等难题。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与布局,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和提升医学服务能力,医院先后建成了光谷院区和中法新城院区。为保证各院区拥有同品质的医疗服务,同济医院确立了“一体化管理、同品质医疗”的多院区管理模式。
同济医院新建院区都属于非独立法人,人、财、物等资产全归同济医院所有。各个院区坚持“六个一体化”管理,即行政管理一体化、人力资源一体化、医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一体化、后勤保障一体化及文化建设一体化。几个院区都是同济医院同一品牌、一套领导班子、制度及一致的服务项目,财务、信息、后勤都由主院区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为确保诊疗能力,三个院区的专科主任实行统一管理和定期轮换。各院区共同为建设人性化、功能化、智能化的现代化综合性创新型国际一流医学中心而努力。
好的医院学科,要具备5大要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详细介绍了华西医院学科的内涵建设路径。他说,学科发展是医院建设与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好的学科,要具备五大要素,分别是较强辐射能力、优势的亚专业方向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包含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等在内的一流合理的人才梯队,以及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和高水平诊疗能力。“医院还要加强学术成果建设、医疗能力建设、学术环境建设,狠抓医疗质量安全,全方位提升诊疗水平,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针对有自我提升需求的医护人员,提供继续医学教育的机会。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要通过提供事业平台、愉悦执业的环境,激发起大家的职业荣耀感,再加上配合包含合理绩效在内的薪酬体系,全面激发大家的工作活力。”
李为民院长指出了医院优势亚专业的建设方向。一是社会需要的,优先选择危害性大的、常见的、多发的疾病;二是医院要有相应的设备和支撑平台;三是医院要有相应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和团队;四是医院要具备相应的医疗服务和科研基础。
给技术、给人力,全力支持新院区发展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分享了医院在一院多区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医院发力改革创新,对内成立心血管医院、神经精神医院、眼耳鼻喉医院、消化医院和泌尿肾科医院五大院中院,对外则通过合作建立了医学遥感信息、医工融合、分子医学、医学人工智能和公共卫生五个创新研究院。医院成立了光谷院区,实行“统一+独立”决策机制,“三重一大”事项由医院整体决策,并选派1名副院长兼任光谷院区院长。
光谷院区采取“做大做强优势学科”的发展战略,总院区的胸外科、精神医学科、眼科、检验医学科等国家级重点学科都将在光谷院区得到延伸。人力方面,光谷院区实行与本院区统一管理、学科统筹安排的策略,医院所有二三级岗位的专家教授,长期定点服务于光谷院区,医生晋升必须要在光谷院区有一定坐诊时长。同时,医院还托管了汉川市人民医院、钟祥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并与河南省的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固始县中医院等机构建立了联合合作关系。
差异化精准定位,赋能一院四区综合发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万金,讲述了医院赋能一院多区的发展历程。医院现在有茶亭、滨海、闽南、奥体四个院区,一院四区坚持“党建、科研、教学、文化、管理、医疗”的六位一体全面协同发展道路。医院建立了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福建省耳鼻咽喉研究所等9个省级研究院/所,还拥有福建省肿瘤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医院在2021年成立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管理研究所,是福建省首家医院管理研究所。
医院各院区在同质化医疗管理、集团财务化管理、一体化信息融合基础上,坚持差异化定位,地处福州市中心区的茶亭院区以服务全省为主,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滨海院区力争打造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样板,开展“3+1+X”战略学科布局,辐射周边、对接全国。闽南院区作为福建省石化救治基地医院,与泉港区医院组建了“府院共建”融合型医联体,聚焦急危重症、气体中毒救治和职业病防治,全力打造区域高水平消化肿瘤中心。奥体院区,则坚持“大专科、小综合”发展策略,着力打造皮肤、生殖医学、男性与性医学科3大学科群,重点服务相应的专科疾病患者。
分类分层绩效奖励,帮员工找准自我发展方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总会计师肖万超,分享了同济医院在“国考”指标调整,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推进的背景下,在绩效考核方面的革新。医院设置激励制度体系的目标,是留住核心员工、激励所有员工、并开发员工能力,最终构建良好的组织环境。医院采取向关键岗位、关键技术、核心人力倾斜的差异化激励机制。“适时适用的、充满活力型的绩效考核与分配体系是核心与关键。”
肖万超总会计师详细介绍了同济医院的一体化全周期全员绩效考核体系。这个体系涵盖月度科室绩效薪酬核算与分配、季度科室质量绩效评价、年度科室综合绩效评价、核心人力资源绩效评价、员工绩效薪酬核算与分配、专项绩效奖励与扣罚六大版块,达到以绩效改革为抓手,优劳优得的效果。新的绩效考核中,加大了绩效“国考”的核心指标权重,对员工采取分类分层绩效奖励。例如,科主任主要考核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学科发展、运营效率等内容;医疗副主任主要注重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费用控制等指标;对护士长则主要从护理难度、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考核,初步达到了稳住一流人才、激励二流人才、培养三流人才的效果。
一体化垂直运营,各院区协同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常务副院长祝伟,介绍了同济医院多院区的运营实践路径。在同济医院总院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光谷院区在医疗管理、人力资源、后勤保障、绩效管理、信息化支撑等多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助力运营提升。医院采取扁平化的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实施工作例会制度、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实行一体化垂直管理。
医院利用院区宣传平台加强患者宣教导诊,推出健康大讲堂等丰富的健康科普活动,发放健康手册,积极走访周边社区单位,充分挖掘科室的诊疗潜力,疼痛等多门诊年平均患者增长率超过100%。总院在人力资源上也对光谷院区给予很大支持,轮到光谷院区工作的新晋副高职称以上专家68名,保障了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信任度。同时,医院每月讨论财务运营数据,实行一揽子绩效激励政策,并完善通勤、超市、餐厅、后勤公寓楼等设施,为工作人员和患者做好后勤保障,激发职工们到光谷院区工作的积极性。“总院和各院区间也建立了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诊疗数据能在各院区间有效便捷地传递,救治效果也有效提升。基于数据中心构建的管理决策支持平台,能实时监控各院区运营状况。”
“六同一”管理,推动分院区“国考”提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常务副院长祝文涛,解读了在同济医院一体化管理的机制下,新院区是如何推进“国考”绩效提升的。他说,公立医院建设的新院区,普遍存在地理位置偏远、通勤不便、所在区域人口和生活配套不足等情况,但是新院区往往规模还比较大,床位基本都在千张以上,建起来容易、高质量发展很难。对总院来说,新院区存在品牌建设难、文化整合难、人员调动难、成本控制难、品牌建设难等多个难题。但中法新城院区在建成后,却取得了医疗服务能力迅速提升、三四级手术占比持续提高、病种收治质量快速提高、医疗费用稳步下降的成绩,在肿瘤诊疗、空地一体化急救、疑难危重救治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国考”指标显著提升。
祝文涛副院长表示,中法新城院区能迅速发展,得益于总院推行的包含同一规划、同一制度、同一品牌、同一法人、同一人员、同一保障在内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既保障了新院区的医疗质量,又提升了资源运营效率。“未来中法院区将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推动面向社会的医技平台中心建设,提升床位运营效率。”
想搞好分院区,统一化和个性化都不能少
在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白祥军主持的讨论环节,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潘振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张尉、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方力、泉州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曾荣东、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凌瑞杰、岳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程晓叁、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丁江华、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珠海医院副院长王红嫚,围绕“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做好多院区一体化管理”“如何调动专家及骨干人才积极性”等话题开展探讨。
(会议现场二)
潘振宇副院长表示,分院区建设前就要先做好顶层设计,一是人才梯队在各分院区间分布要比较合理,各院区人员要做好协同管理、形成有序流动;二是医院要主导绩效管理方向,不能因为扶持某个院区过于损害其他院区利益,也要考虑到特异性;三是要有统一信息支持系统、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和监管体系,减少因各院区流程不一致引起的系统错误发生;四是统一管理前提下,要鼓励各院区根据患者群体等做内部创新。
张尉副院长指出,分院区建设要注重“分”与“和”的统一,“分”就是注重人力、学科、亚专业、医疗组怎么分别设置;“和”就是文化建设、绩效管理、人力资源调配上,必须坚持一盘棋思路。
方力院长介绍,本院目前有肿瘤医院、儿童医院、康复医院等5个分院区,目前人员管理需要加强,绩效标准和人员招聘需要统一。在工作效能方面,目前是一个分院一个班子,需要继续提升效能,5个院区设备配置效率还需要提升,信息系统的一体化也需要加强统一,医保方面也需要协调。
曾荣东副院长表示,分院区既要同质化也要个性化、各院区必须做好定位,人员也要坚持轮岗制度。同时,分院区要根据本地患者需求、市场空间谨慎开展,不能一哄而上。
凌瑞杰副院长说,一体化、同质化是医院多院区管理的核心基础要求,但各分院区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也要保持。早谋划、早布局,强基层、补短板、平战结合、医防融合,对提升诊疗能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很关键。
程晓叁副院长指出,同质化管理、特色差异化定位,品牌专科建设,是分院区发展的主旋律。期待未来政府能有更多政策支持,鼓励公立医院多院区发展,让群众更有就医获得感。
丁江华副院长提到,医院和庐山市卫健委对接,托管了庐山风景区医院,派遣执行院长、并将医院列为了下基层基地之一,去庐山医院工作累积下基层年限,用政策鼓励院本部医生前去执业。在绩效方面,去庐山医院工作绩效上浮20%,将该医院体检等多项业务做了起来。
王红嫚副院长介绍了医院通过医防协同、打造重大疫情救治体系的过程。医院位于珠海斗门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12%,医院统筹部署疫情防控,完善了疫情救治机制,承担了珠海市健康驿站(所有入境人员管理),还负责珠海唯一的入境罹患其他疾病患者的救治工作,承担了珠海市所有救护车消杀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承担了珠海市所有结核病、HIV感染者救治工作。
版权所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 京ICP备12023720号-2
技术支持:北京普天合力通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第二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5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