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管理
第九届中国现代医院管理能力建设与发展大会分论坛: 以“智”提质赋能学科建设创新高
导语:围绕“以‘智’提质 赋能学科建设创新高”的主题,专家们深入探讨了智慧医疗如何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分享了实践经验和创新策略,为参会者描绘了一幅智慧医疗赋能下的医院发展新蓝图。
7月27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现代医院管理能力建设与发展大会“以‘智’提质 赋能学科建设创新高”分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李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姜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郭树彬、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易黎、十堰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唐振刚、四川省药学会理事长蒋学华围绕学科建设开展探讨,为与会者们提供了一场权威的、精彩的学术盛宴。
会议现场
l 数字健康应用:促进医疗服务智慧化转型的新路径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恭伟在关于数字健康应用发展的分享中,重点强调了数字健康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其核心在于数字技术促进健康知识普及、医疗服务泛在可及与智慧便捷。数字健康的发展经历了从卫生信息化到全民健康信息化,再到数字健康的阶段,实现了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周恭伟副主任指出,数字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得益于党中央、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新质生产力理论的提出,为数字健康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他介绍了数字健康应用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包括顶层设计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快速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等。
l 以高水平运营管理,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姜勇详细分享了医院在学科建设、服务提升、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水平实践经验。郑大一附院通过构建五区均衡布局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超大规模医疗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在学科建设上,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科研实力强劲,发表高质量论文并获批多项专利;在运营管理方面,医院采用党委领导、法人负责、一套班子管理多院区的模式,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注重预算控制和绩效评估,并通过党建引领提升组织凝聚力。同时,医院还致力于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和国际化交流平台。未来,郑大一附院将继续追求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临床服务、行政支持、医疗创新及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综合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l 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打造高端专业队伍
现代医院管理能力建设专家委员会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分委会委员、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彬分享了医院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刘彬院长强调,医院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老牌医疗机构,虽无地域和经济优势,但通过不断引进与培养人才、完善学科评价体系、整合学科资源、设立重点支持学科和学术特区、加强基础与临床结合等措施,成功打造了高端专业队伍。医院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合作推动专利市场化,同时重视医学教育和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国内领先的科研环境。此外,医院还通过优化人才政策、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等举措,为人才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
l 特色药学学科建设,赋能医院发展
四川省药学会理事长蒋学华在题为“特色药学学科建设赋能医院发展”的报告中,全面阐述了药学学科在现代化医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蒋理事长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并指出这是推动药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蒋理事长进一步强调,药学学科应聚焦于合理用药,通过不断地服务模式创新和技术进步,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他提出,建设特色药学学科,不仅能够提升医院药学服务的整体水平,还能够为医院的整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促进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全面提升。
l 急诊医学中心学科建设新范式:构建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
现代医院管理能力建设专家委员会智慧医院分委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郭树彬深入探讨了急诊医学中心学科建设的新范式。他指出,随着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传统医学模式将逐渐失去竞争力,急诊医学尤其面临挑战,需从院前救治开始构建连续性医疗应急体系。郭树彬副院长强调急诊医学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提出建立算力平台、数据中台及基于5G网络的智慧急诊体系。他分享了朝阳医院在急诊学科建设中的实践,包括规章制度建立、文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及智慧化基准建设等;急诊医学需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坚持患者生命至上,并提升专业水准与文化影响力。他提出了“向外拓展、向内挖掘、向下扎根”的发展战略,并强调急诊医学的未来趋势是构建无界限的医疗体系,结合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提供全方位、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l 智慧医疗引领高质量:院长圆桌共话医院发展新路径
由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白锋、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周海红担任主持嘉宾,参与讨论的嘉宾有: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丁钰轩、荆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龚道恺、高密市中医院刘院长、辽阳市中心医院新城医院副院长吴艳、寿光市和信医院院长信维、平煤集团总医院副院长于维雅。
讨论的核心话题围绕“以智提质,赋能科学建设,创新求高”展开,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智慧医疗手段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国考导向下,如何结合信息化手段优化医院管理,提升学科建设和医疗服务质量。每位院长将结合自身医院的实际情况,分享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和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DIP(按病种分值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影响。通过此次圆桌讨论集思广益,共同探索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版权所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 京ICP备12023720号-2
技术支持:北京普天合力通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第二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5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