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更好地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培训质量,规范诊疗服务,提升临床医师技能和水平,促进癌痛学科发展和临床医师人才队伍建设,我中心拟于2023年启动实施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并于近期率先开展项目培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可开展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培训的基地,服务癌痛全程规范化管理精准能力提升工作,对与癌痛学科相关并开展癌痛规范化诊疗专业(疼痛科、肿瘤内科、老年肿瘤科、安宁疗护科、姑息科、疼痛康复科、宁养科等)医护人员进行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开展远程、面授、基地进修、诊疗带教、科学研究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癌痛专业医护人员队伍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
二、遴选条件
(一) 遴选范围
具有教学条件的全国三级以上综合及专科医疗机构。
(二) 遴选条件
教学条件完备,教学制度健全。具有足够的专业培训所需场地和设施设备,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科学,教学内容合理,教学管理规范。
三、遴选程序
(一)组织申报
请申报机构认真阅读基地遴选条件,填写《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基地申请表》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指定邮箱。
(二)遴选评审
中心组织专家根据评选标准进行初筛,依据评选标准确定最后参与答辩的单位。2023年计划在全国范围遴选5家培训基地,申报单位答辩后由项目专家组按百分制评审标准择优遴选。
(三)结果公示
经审核符合条件且经公示无异议的申报单位,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县域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基地,并签订县域医疗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基地承诺书。
四、有关要求
请各申报单位将《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培训基地申请表》电子版及纸质版盖章扫描版发送至邮箱:13720270557@163.com,报名截止时间至2023年8月31日。
五、联系方式
中心联系人:夏园丽 010-83041852
项目联系人:王永 13910243960
程飞 13720270557
附件:1.培训基地遴选标准
2.培训基地申请表
3.项目专家组名单
4.申报单位答辩模板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
2023年8月14日
附件1
培训基地遴选标准
一、医院情况
(一)三级综合医院及三级肿瘤专科医院;
(二)有癌痛专业门诊定期出诊及癌痛治疗病房;
(三)承诺配合开展基地的各项工作(附承诺书);
(四)配合项目做好各项培训数据收集及医院认可基地的考核标准;
(五)能够开展项目教学内容的各项癌痛诊疗设备。
二、人员配置
有癌痛治疗专业团队,包括癌痛方向医生(副高职及以上)、临床护士、临床药师。(团队不少于6人)
三、技术配备
能独立且有效开展患者自控镇痛技术(PCA),疼痛相关科室申报需同时可开展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IDDS)。
四、药物配备
(一)院内配备品规剂型齐全的三阶梯镇痛药物、辅助用药及解救药物。
(二)必须配备吗啡、氢吗啡酮、羟考酮、舒芬太尼等强阿片类镇痛药
(三)剂型有片剂、针剂、栓剂、贴剂、鼻喷剂等。(不低于3种)
(四)有防滥用药物管理方案。
五、场地配备
有合适的不少于200平米的教学场地设施。
六、能力要求
(一)癌痛专业治疗团队掌握并熟练应用癌痛全程管理方案,并具备指导教学能力。
(二)具备每年组织二次以上、每次不少于100人的培训承载能力,具有开展与培训内容相关的诊治能力;
(三)能够完成每年的教学任务并能给予学员优先的进修条件,能辅助做好相应的教具准备及培训组织工作;
(四)能承担和完成所在地区的培训体系建设和下级示范中心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工作,承担各教学小组的标本操作及教学内容的推广和进修。
附件2
培训基地申请表
申报医院 | 医院性质 | |||||
医院级别 | 申请科室 | |||||
科室负责人 | ||||||
医院 及科室情况简介 | ||||||
是否完全了解带教基地要求及考核标准 | ||||||
是否满足技术、药物、设备、场地配备要求 | ||||||
癌痛全程管理实施及带教能力自评 | ||||||
癌痛治疗小组 (签名) | 医师 | |||||
护士 | ||||||
药师 | ||||||
申请人 | 联系方式 | |||||
医院公章 | ||||||
附件3
项目专家组名单
组长:樊碧发(中日友好医院)
副组长:王永(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罗素霞(河南省肿瘤医院)
成员(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崔文瑶(辽宁省肿瘤医院)
宋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陈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黄诚(福建省肿瘤医院)
蒋宗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梁军(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李小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李国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马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孙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王杰军(上海长征医院)
吴晓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魏建梅(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立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余慧青(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姚文秀(四川省肿瘤医院)
附件4
申报单位答辩模板
一、答辩形式:PPT展示、线上答辩
二、答辩时间:15分钟
三、答辩内容:(包含但不局限以下内容)
(一)申报建设情况
1.医院、科室介绍;
2.团队及管理制度;
3.遴选条件配备介绍。
(二)癌痛全程管理诊治能力
1.科室现有筛查诊断评估条件;
2.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
3.患教、随访管理建设。
(三)培训能力
1.既往学术组织水平;
2.培训组织条件;
3.指导服务能力。
版权所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 京ICP备12023720号-2
技术支持:北京普天合力通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第二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5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