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健康课题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建立健全神经系统疾病营养状况评估体系,有效改善伴有营养问题或存在营养风险的神经疾病患者预后,中心启动实施了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健康课题研究工作(以下简称“课题研究”)。根据工作计划,现拟开展课题研究申报工作,请各单位根据课题申报指南(附件1)将PDF版的课题申请书(附件2)在相应截止日期前发送至指定邮箱。
一、申报时间
第一批申报时间:2024年4月1日-15日,审批结果将于4月30日前公布;
第二批申报7月底前完成;
第三批申报11月底前完成;
第四批申报2025年1月底前完成。
二、课题研究周期
自任务合同书签订之日起,为期两年。
三、联系方式
中心联系人:易彦妤 010-83041840、841
项目联系人:李俊 13521130889
电子邮箱:snktyj_2024@163.com
附件:1.课题申报指南
2.课题申请书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
2024年3月29日
附件1
课题申报指南
一、研究目标
(一)围绕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营养健康现状,探索营养健康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二)建立符合中国人群特点及诊疗规范的高质量、标准化神经系统疾病营养健康队列及数据库。
(三)补充完善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健康相关领域研究,为制定有关疾病诊疗规范提供依据。
二、课题研究方向
重点支持对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疾病、癫痫、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及神经危重症等)住院患者的营养健康状况调查(营养检测指标包含但不限于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脂肪酸等)、评价及干预对预后的影响等研究,鼓励全方位、多领域、多学科的合作交流。课题申报人在项目支持领域内自行设计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
三、申报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申报单位应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组织课题实施的相应条件与能力。
2.申报人作风端正,治学严谨,善于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科研组织能力。
3.申报单位及申报人应承诺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申报单位应严格审核申报人及参与人的申请资格,并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等负责。
4.申报单位应具有完成申报课题所必须的基本研究条件和必要的研究设备等。
5.申报人同期只能申报1项,每个申报单位获批课题不超过1项。
6.多家单位联合申报时,应在申报材料中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各自承担的任务,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合作协议或合同必须符合国家人类遗传管理相关规定,涉及知识产权实施许可或知识产权转让的,须提供相关复印件等材料。
7.项目结题后,需按照有关要求做好数据上传工作,中心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管理使用。
(二)课题申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将不予受理:
1.申请书模板使用错误;
2.申请书缺页、缺项或有关栏目未填;
3.经费预算未按要求科目填列;
4.课题周期不符合要求;
5.自行修改申请书栏目或变更栏目顺序;
6.申请人承诺无手签字;
7.无单位审批签字和盖章;
8.申报人不具备申请条件;
9.不符合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的申报要求。
四、课题实施流程
1.中心依照专家意见,制订《课题申报指南》。
2.根据《课题申报指南》确立的课题研究内容,各单位申报课题研究。
3.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中心对中标课题所属单位下达课题任务。
4.课题承担单位按照课题管理办法,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按统一要求编号并填写相关表格。
5.课题研究完成后由中心统一验收。
五、课题研究经费及管理
每一课题承担单位的课题研究经费支持20万-50万元人民币不等,申报人可根据工作实际填写资金需求。
课题经费由课题承担单位负责管理,设立专门科目、专款专用。各课题承担单位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原则上应按1:1配套相关研究经费。中心将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加强课题经费的管理与监督。
六、注意事项
1.中心负责规划指导,提出课题研究目标和要求,安排拨付课题经费。各课题承担单位具体组织实施,签订《课题任务合同书》。
2.中心将组织相关专家根据《课题申报指南》要求评审各单位上报的《课题申请书》。在课题执行过程中,邀请相关专家具体指导各课题的研究实施,以及课题的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任务。
3.各课题承担单位根据各单位自身的具体条件和特点,认真组织实施课题研究,加强质量控制,监督、审核课题经费的使用,充分发挥各课题承担单位的优势和作用。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跟踪解决。
4.各课题承担单位应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稳步推进,确保所有病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多元性、可溯性等,杜绝数据造假等行为。数据必须符合数据库通用建设要求,达到数据库质量评测的验收标准。
5.在课题进展过程中,课题承担单位须按照中心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提交各类型文件、辅助证明材料等,逾期未按中心要求提交的,中心有权取消其课题开展资格。
附件2
申请编号:
课 题 申 请 书
课 题 名 称:
申 报 单 位:
课 题 负 责 人:
联 系 电 话:
协 作 单 位:
填 报 时 间: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
一、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 ||||||||||||||||||
申报 单位 | 单位名称 | |||||||||||||||||
行政级别 | □省级 □地市级 □区县级 | |||||||||||||||||
评审等级 | □三级 □二级 □一级 □未评级 | |||||||||||||||||
通讯地址 | ||||||||||||||||||
科研管理部门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 ||||||||||||||||||
协作单位 | 序号 | 单 位 名 称 | 联合属性 | |||||||||||||||
1 | □联合市区 □联合中西部 □其他合作单位 | |||||||||||||||||
2 | □联合市区 □联合中西部 □其他合作单位 | |||||||||||||||||
... | ||||||||||||||||||
课题 申请人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年 月 | ||||||||||||||
学 历 |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本科 □其他(请写出) | |||||||||||||||||
职 称 |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初级 |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
从事专业 | 身份证号 | |||||||||||||||||
项目成员介绍 课题负责人简介 (不超过500字) | ||||||||||||||||||
主要参加人员 |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务/职称 | 业务专业 | 年参加月数 | 所在单位 | ||||||||||||
…… | ||||||||||||||||||
起止时间 | 年 月 至 年 月 | |||||||||||||||||
申请研究 领域(可多选) | □神经免疫疾病 □脑卒中 □癫痫 □帕金森病 □阿尔兹海默病 □神经危重症 □其他(请写出) | |||||||||||||||||
预期成果 | □专利 □行业标准 □计算机软件 □培养研究生 □论文 □论著 □科普作品 □其他(请写出) | |||||||||||||||||
经费预算 | 共计 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中心资助 万元,单位配套 万元) | |||||||||||||||||
1.立项依据 (包括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应用方向或应用前景及参考文献等,不超过3000字) | ||||||||||||||||||
2.研究内容 (包括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不超过3000字) | ||||||||||||||||||
3.项目创新点 (不超过2000字) | ||||||||||||||||||
4.研究方案 (研究方法及实验手段、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及可行性分析,不超过3000字) | ||||||||||||||||||
5.预期研究结果及可考核的验收指标 (不超过500字) | ||||||||||||||||||
6.年度目标和年度研究计划 (不超过1000字) | ||||||||||||||||||
7.已具备的研究基础 (不超过 2000 字) (协作单位参与申请的课题,请同时说明协作单位在本申请课题中承担的 工作以及相关研究工作基础) |
二、经费预算
预算支出科目 | 金额(万元) | 计算依据及理由 | ||
中心支持 | 其它来源 | |||
业务费 | 材料费 | |||
设备费 | ||||
燃料动力费 | ||||
测试化验加工费 | ||||
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 | ||||
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 ||||
劳务费 | 专家咨询费 | |||
劳务费 | ||||
间接经费(不超过总经费的15%) | 人员绩效 | |||
税费 | ||||
管理费 | ||||
合计 |
备注:计算依据及理由:请说明费用具体用途、金额及测算过程,如材料费,1.2万元,200例*60元/例=12000元
三、本人签字及单位意见
申请人承诺: 以上填报信息真实。如课题申请获得资助,我将严格遵守科研诚信、伦理准则、生物安全、知识产权和经费使用等管理要求执行课题。
课题申请人(签名): 年 月 日 |
课题申请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 公 章 年 月 日 |
课题协作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名): 公 章 年 月 日 |
主办单位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
关于开展2024年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健康课题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0328.docx
版权所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 京ICP备12023720号-2
技术支持:北京普天合力通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第二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594号